來厚德戰略定位學院,學最正宗的定位
有一個人,他締造了美國的中產階級,引領美國社會從農業化走向了工業化。由于他的成就和牽引,使美國城鄉人口比例從他出生時的1:4,轉變成了他去世時的4:1。他就是亨利?福特,福特汽車的創始人。福特汽車于1908年推出了大眾買得起的T型車,1914年開始了工業流水線生產,并將工人最低日薪提高到了5美元,工時從9小時降為8小時。彼得?德魯克評價,亨利?福特和他的事業比大革命更能代表20世紀,世界革命的中心不是1917年的莫斯科,而是1914年的底特律,真正的革命是福特推動的大生產。
然而就是這樣的福特,在商業中后來輸給了艾爾弗雷德?斯隆和他領導下的通用汽車。與福特強調大生產的效率而制造單一款型汽車不同,斯隆主張“提供滿足不同錢袋不同需求的汽車”,以顧客需求為先導組織企業和運營,結果在1930年代逐漸勝出了福特,造就了40年代全球第一大公司。
很難說福特和斯隆誰更偉大,他們都是最杰出的企業家,代表著不同的時代。享利?福特是第一代生產導向企業家的代表。在福特時期,大眾的基本需求高漲,對產品要求不高或止于一般意義的更好——質量更佳而成本更低。福特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致力于生產率的提高,多快好省地生產,成就了一代偉業。到了斯隆時期,產品已不存在一般意義上“更好的捕鼠夾”,不同的顧客產生出不同需求,要求企業運營從生產導向轉為顧客導向,企業間的競爭走出工廠,推進到了市場。斯隆把握住新時期的形勢,使通用汽車更好地組織起來,更高效率地滿足了顧客需求,從而贏得商業上最大的成功。艾爾弗雷德?斯隆秉持顧客導向,是第二代企業家的代表,他們的崛起很快讓第一代企業家和企業顯得過時。生產導向的企業若不能及時實現轉型,將淪為把握了顧客需求企業的代工。
中國的新課題
這種一代江山一代人的更迭,如今正在后發的中國商業界頻密進行。1980年代發展起來的企業,面對的是大量基本需求和貧乏供應的落差,當時企業經營的要務是開發產品和大規模生產,企業只要有領先一步的膽識和大干快上的魄力,就能脫穎而出。就是在這個時期,企業界奠定了“中國制造”的基礎,這歸功于第一代企業家。但是進入90年代,隨著眾多廠家的興起,人們的基本需求得到了較好滿足,這時僅有好的制造和產出已不足以贏得顧客,營銷觀念開始盛行。企業家需要要像斯隆那樣來考慮顧客需求,根據顧客需求來設計產品和組織生產、銷售,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人們呼喚新一代的企業家。
但顧客導向觀念就符合中國企業的實際需要嗎?特別是面臨國際化競爭挑戰,精準、高效的滿足需求能帶領企業在新商業時期勝出嗎?舉個例子,中國家電企業是市場化比較早的,它們普遍在1990年代布局了全國銷售網絡,努力按顧客需求開發與改進產品,并動用很大的資源投入促銷和廣告以招攬顧客。但時至今日(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長虹、TCL、康佳三位昔日的彩電巨頭紛紛陷入虧損,春蘭、科龍、小天鵝等白電起家的企業也風光不再,面對國外家電廠商的沖擊,它們更表現出競爭力不足。代表者是海爾,它為滿足顧客需求,推出了冰箱、空調、洗衣機、彩電、電腦、手機等等產品,這些領域確實需求龐大,但現在海爾并不能從中獲得多少實質受益,海爾電器發布2005上半年業績,虧損高達3.97億港元。
市場本身的高速發展和受全球化擠兌,中國現在的企業遠比以往面臨更多的競爭,競爭對即使是顧客導向的企業運營也提出了挑戰。長虹的問題不在于自己是否能很好地滿足顧客需求,而在于顧客可以選擇TCL、康佳、創維,甚至飛利浦、松下、索尼,他們都能滿足顧客相同的需求。TCL、康佳的問題也一樣。海爾更是因為家電業、電腦業、手機業等數不勝數的對手企業的存在,爭奪了顧客。換句話說,現代企業獲得顧客的關鍵不在于生產制造、滿足需求,而在于如何擊退競爭。
競爭戰略思想
這一點同樣更早出現在美國,不過對此首先予以注意和解答的不再是某位企業家,而是兩位商業戰略家。1960年代末,杰克?特勞特在研究企業如何與競爭對手爭奪顧客時發現,產品與服務增多迫使顧客對它們分類記憶,只有品類中少數領先者方可在顧客心智中立足,被特定顧客所選擇?;趯Ρ姸嗥髽I而不是某個特定經營企業的研究發現,特勞特于1969年第一次在商業中提出了“定位”概念,指出企業必須使產品或服務進入顧客心智,占據特定定位,才能最終贏得顧客。特勞特以企業外的視角,用定位觀點解釋了強大的通用電氣緣何在電腦領域引發世紀之敗,從此與電腦行業絕緣。
當時電腦業需求高漲,剛從打卡機轉型計算機制造不久的IBM還很幼小,實力強大的通用電氣管理先進且推出了適時的產品,完全有能力更佳地滿足顧客需求。但顧客心智已被IBM先行一步所占據,未能發展出差異化定位的通用電氣遂被阻止在外。邁克爾?波特在此基礎上開創了競爭戰略理論,提出“戰略就是創建一個獨特、有利的定位”,企業內部運營應以競爭的差異化定位為先導,才能取得最佳績效和形成可持續競爭優勢。
不過正如摩根士丹利事后所言,波特在理論上過于復雜且未完全掌握定位是在心智建立地位的要點,特勞特“心智之戰”的實操思想更快被企業所理解和付諸實踐:競爭使得企業必須被顧客選擇,才談得上去滿足他的需求。而要贏得顧客選擇必須在其心智占據定位,企業應該圍繞建立定位來提供產品、服務和組織運營。
由此,企業家迅速轉變了觀念,引領企業將競爭從工廠、市場推進到了顧客心智,強調運用品牌工具在其中占據優勢定位并和對手展開競爭,以打造定位明確的品牌引領企業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在顧客心智中要建立的定位,成為企業在商業競爭中為品牌所選擇的決戰地點。比如汽車行業,奔馳在顧客心智中占據了“聲望”定位,寶馬強調“駕駛”,而沃爾沃選擇在“安全”上和它們決戰。
這標志著競爭導向的第三代企業家的誕生,他們全新的戰略思想與品牌工具相結合,使美國企業在最近20多年贏得了對決日本企業的根本性勝利。從《商業周刊》連續評出5年的全球百強品牌看,自2001年以來,美國每年獨占榜單半數以上排名,而日本只能有六、七名左右??梢钥吹?,美國的可口可樂、麥當勞、微軟、戴爾等品牌,鮮明地定位于可樂、快餐、PC軟件、直銷電腦,在各自決戰地點取得了主導權。而日本知名的索尼、松下、日立、東芝等品牌大多雷同,缺乏競爭力。1960、70年代,日本憑借制造與質量管理橫掃世界,隨后的20年,品牌心智之戰令美國企業勝出。
全球化商業經濟令“心智之戰”觀念很快傳播。芬蘭企業諾基亞,從多年虧損中調整過來,1990年代初在CEO約瑪?奧利拉領導下開始聚焦打造品牌,未及十年在全球消費者心智中主導了“手機”定位,因此一舉躍過西門子、飛利浦等傳統企業,成為歐洲市值第一的公司。德國則有許多中小企業,定位于專門行業,在專業顧客心智建立了品牌,被稱為“隱形冠軍”。日本在和美國企業的較量中也開始改進自己。在汽車領域,新的日本汽車并沒有憑制造與質量管理和美國的大汽車作正面競爭,而是區隔定位,以小型車成功攻入美國汽車堡壘。發展中國家印度,開始用定位技術來打造國家品牌。政府希望,無論何時人們想到印度,就立刻想到軟件而不是大象。印度總理瓦杰帕依1998年將這一定位任務列入了施政綱要,如今印度如愿以償在全球公眾心智中占據了“軟件”領先的認知,其軟件出口額占全球市場份額20%以上,美國客戶購買軟件產品60%是印度制造。
呼喚第三代企業家
競爭迅速改變了世界,特別是對中國提出了更大挑戰。一方面,中國商業的主流還處于生產導向向顧客導向的轉型期,需求導向甚至生產導向的企業還有很大生存空間;一方面,許多企業與一個高效滿足顧客需求的組織還有距離,就此基礎上談轉型競爭導向似乎力不從心。但是,雖然中國各行業的發展并不平衡且有的尚存在保護,總的趨勢卻在很快地渡過滿足需求階段而走向大競爭時期,全球化經濟加強了這個趨勢。
這令中國尤其需要第三代企業家。從組織管理角度看,提供需求滿足的企業內部是一個成本中心,其運營管理的改善并不能保證獲得外部績效,企業只有從競爭中選擇合適的決戰地點作為定位,才能使內部的產出被外部顧客所接受而產生績效,中國企業從而才可以贏得完善組織與管理的時間,實現對國際企業的追趕和超越。另一方面,作為后發者,中國企業面臨第二次被整合代工的危險。就如需求導向企業可以整合生產導向的企業代為制造,在競爭中通過品牌掌握顧客的企業,可以借用需求導向的企業作為自己的營銷組織。這就象耐克,由于擁有品牌和顧客,使得它可以將調研、設計、生產、銷售、廣告等企業功能外包,高效建立起了全球性公司。
中國企業只有快步到位,從生產、顧客導向運營即刻轉往更高一級的競爭導向,始有新的出路。從規模、管理上看,IBM是巨大的對手,但它的定位在于“電腦集成服務”,所以其PC部門無論在企業內部抑或顧客心智中都居于弱勢,因而聯想將整個公司的決戰地點放在PC上,就顯得更有優勢,甚至可以購并IBM的這一部門。萬向則在全球汽車業的競爭格局中,選擇配件領域建立起了強勢定位,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收編許多國外弱勢企業。它們作出的啟示是,如戰略得當而在某個定位領域取得競爭優勢,甚至可以通過接受或控股國際上管理領先的企業,從而成長自己。
面向未來,我們認為中國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可以描述即將出現的商業主流,那就是“PK”。中國的各行各業需要引進和豐富競爭,企業就是在不斷的商戰PK中成長和形成競爭力。中國的企業家,急需從一個追求運營效益的管理者,轉型為競爭導向的戰略家,引領企業在顧客心智中展開有效的品牌之戰,沖出重圍。這是全球化競爭時代的商業之道。
信息來源:《東方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