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系列h全文阅读1000篇_嗯啊不要射_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_男性吸女下身的视频

來厚德戰略定位學院,學最正宗的定位

《中華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清華大學鄒廣文教授
2017-09-22 13:05:20

感謝論壇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午和大家的分享,我本身也受到了很多的教育,因為大家知道企業文化本身是一個實踐大于理論的話題,也就是說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清華大學鄒廣文教授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40不惑,但是我們越來越感覺到中國企業走到今天困惑了,為什么困惑?就像有企業家講的,我們一路狂奔,卻不知道為何上路。所以我覺得今天確實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去反思我們為什么做企業?特別是作為企業家,或者說作為每一個中國的企業家、華人企業家,大家更應該思考一下我們發展的目標是什么?什么是我們最想要的?

    當大家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回到了文化的源頭。就像我們今天大家感覺到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們未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為什么?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老百姓有句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想,作為一個華商,更多的可能要從自己的傳統文化當中去汲取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源頭。

鄒廣文教授

    說到中華傳統文化,因為今天給我的題目是“中華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其實這是兩個非常大的話題。我理解的中華傳統文化,也就是上下五千年,以漢民族作為文化創作主體,用今天的話來講,56個民族共同參與,一直在今天仍然深刻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這樣一種文化血統,我把它叫做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常常用國學這個詞來概括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但是我要講,國學這個詞是一個防御型概念。國學概念興起于20世紀初期,在這之前沒有國學這個詞。當今美國、法國、德國、英國基本上不說國學,國學只有傳統文化氛圍當中特有的一個概念,那就是關于中國的學問。

    我們為什么要防御?我們防御什么?就是因為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血脈在全球化的文化融合當中面臨著危機和挑戰,當年的湯恩比(音)曾寫過一本書,他寫的基本范式就是挑戰應戰術,兩個民族相遇的時候,國學是我們文化應戰所提出的一個概念。

    今天為什么呼喚國學、呼喚傳統文化?可以這樣講,從1840年到現在,一個半世紀中國人在文化、在與世界的關聯當中,我們文化主要的使命是一致的,其實都在全球化的這樣一個語境當中確立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所應有的地位。

    所以今天談中華傳統文化,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在這樣一個定位當中去仔細思考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這種獨到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先賢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認為這兩句話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們每個人在設計人生當中需要解決好的。各位企業家在創業過程當中,那種自強不息、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甚至含辛茹苦,把自己的企業從毫無名氣的企業打拼到現在,我想每個企業家在成長當中,都有一種自強不息的人生感受。所以,我覺得今天改革開放40年,原來我們是模仿照搬學習西方,無形中西方的經營理念成為我們改革開放實踐過程中追尋的不二法則。

但是當中國經濟走到今天,也就是說今天中國經濟已經成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實體,盡管這個經濟實體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盡管這個經濟實體還有那么多在企業發展的質量層面有待提升的空間,比如我們提出“供給側改革”。但是不容否認,中國經濟未來的成長已經成了引領世界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風向標。在這個背景下,全世界都看著中國,我們就面臨一個問題,中國民族可以向世界輸出的主流價值觀到底是什么,我們靠什么來引領這個世界?我想今天提出文化自信,但不是盲目自信,我們確實應該很好地去反省。

另外,談到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我個人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到底應該借鑒中華傳統文化什么樣的資源,或者說當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傳統文化資源到底是什么?中華文明上下五年前博大精深,文化形象層面,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個性,大到一個國家,它有基本的形象,國旗、國徽。小到一個企業,有自己的企業標志,標準色等等。這些文化個性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層面。所以說今天我們談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源,我們應該好好地想一想我自己的企業在和社會在企業經營實踐當中到底什么是我們最想要的。

    剛才大家都反復提到企業家精神,我個人認為,什么是企業家精神?要回答企業家精神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企業家。我在很多場合講了這樣一個理念,當然這也是基于一種判斷,當代中國是一個廠長、經理、老板很多,但企業家很少的現狀,我們為什么做出這樣的判斷?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等等。我們發現真正能從人品到企業經營的品質,讓大家所稱道的企業家實際還是比較少的。

    什么是企業家?簡單來說,能不能把經營企業作為一項人生事業去做的人,也就是說企業本身就是我安身立命的平臺。我覺得當今中國社會,不光企業,我們放眼中國的其他行業,發現這種行業錯位現象太多太多,不能一心一意去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樣,當今中國社會大學的校長很多,但教育家很少,老板經理很多,但企業家很少。為什么?我們說很大程度上能不能檢驗你是不是真正的教育家、真正的企業家,那一塊試金石就是你所從事的行業是不是你的人生事業。我覺得不可否認,相當一部分的老板更多的是把經營企業作為自己的權宜之計,作為自己賺錢和謀生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人和人交往是目的,和目的的交往,是心與心的碰撞,像剛才心玲老師給咱們做的互動,這個是目的和目的之間的碰撞,而不是手段和手段之間。所以,我覺得首先,中國企業家很少。當企業家很少,企業家精神這樣一種自覺就很難達到。什么叫企業家精神?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下一步中國企業文化成長非常重要需要研究的層面,未來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可能應該從三個層面著手,首先從高層層面思考:什么是企業家?如何培育企業家精神?

    第二個層面,從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層面思考:我們企業都要依托這些執行力,更多要探討和培養團隊精神,要倡導團隊溝通、團隊合作,

    第三個層面,對于一線員工層面思考:要探討的是工匠精神,黨中央在這方面也有好多倡導,大國工匠,現在專門有這樣一個專題片,工匠精神也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繞不開的話題。大家想想,本來中華傳統文化當中能工巧匠有很多,但是今天為什么我們又要倡導工匠精神呢?還是那句話,我們太浮躁了,由于整個社會的浮躁,導致了我們每個人的浮躁,所以我們不能一心一意專注的做一件事情,所以就導致了今天中國產品的粗制濫造、傻大黑粗。

    為什么我們提出“供給側改革”?實際上就是給我們的生產廠家提出的一個基本任務,你的產品不合格,你的產品不能切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一方面,老百姓上日本、韓國去掃貨,另一方面政府這邊又在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這說明什么?供需不對稱,所以我覺得一方面要供給側改革,但是還要強調需求側的改革。你老是強調需求方要愛國、要買國產車,問題是老百姓這一生買幾輛汽車?我很愛國,但是車不愛我,所以我覺得這里面就給企業家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產品不過關,為什么我們的產品老百姓不買賬?工匠精神實際上更多的是讓大家沉下心來,至少在我的汽車流水線上,我扭的螺絲,我要對得起我自己、對得起我這份職業。如果這個產品在我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那是對我名譽的一種損傷,所以說有沒有這種精神?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來愛護我的這份工作、來愛護我這份工作的成果。上升到哲學層面來講,或者上升到形而上的層面來講,這就是我們國學或者中國傳統文化要解決的問題。

    剛才完美集團的胡總有幾句話我覺得非常好,大道至簡,真理是樸素的。北京大學有一位哲學家叫馮定,他寫了一本書叫《平凡的真理》,道不遠人,為什么這么講呢?剛才胡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其實我覺得這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最直觀表達,你看老百姓說的話真的是非常簡單,可以說孩子都能聽得懂,但是,中國文化更重要的強調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說知的東西和行的東西應該統一起來,這是陽明心學非常重要的東西。

    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比如說在中國傳統文化跟企業文化的對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念,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誠信。誠信這個詞實際上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是誠,第二個是信。什么是誠?我在指導博士生寫論文的時候,我說你們誰敢挑戰一下自己,比如我的博士論文就叫“說誠”,能把誠這個字說清楚,從歷史到生活,把它說清楚,那你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當中是填補空白的。我們天天喊誠信,但是你發現我們經常好多問題恰恰是不了了之。

    我個人認為當我們說誠的時候,你看中華傳統文化怎么講?孟子講,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因為中國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也說誠看起來是做人的規律,做人的準則,但實際上它所表達的是自然規律。大自然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人生有四季,就像自然一樣,一個莊稼比如我們撒一粒種子,它從破土而出、生長發芽、最后結出果子。作為一個孩子,怎么實現人生,每個季節要把每個季節的事做好。所以,人們要從自然的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中悟到做人的道理,這就叫天人合一。所以我經常跟學生講,人生不要做錯季節的事情,春天一定要把春天的事做好,不要老想著秋天的事。某某學生博士沒畢業,拿到一個專利發財了,我說你別想了,你學的是哲學,哲學就是要守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沒有一定量的讀書積累,你在哲學界怎么能有所收獲,秋天也不要想春天的事情。總而言之,人生一做錯季節的事情那是反天道、反自然的。

    所以什么是“誠”?孟子這句話確實對我們有啟發,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回過頭來對我們企業家而言,企業的經營有沒有企業經營之道?企業文化核心不就在探討企業經營之道嗎?所以說我覺得企業講誠其實就是知道自己,不但要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不該做什么。我覺得這個誠就守住了底線,什么事不能做,大家想想,這不就是進入到我們的信念層面了嗎?

    第二個字,什么叫“信”呢?簡單來說,我理解的信就是不需要講道理,如果我給你講一番道理你才相信,那就變成有條件的信,信是一種無條件的堅守。所以有一個詞叫堅信,你看咱們的國家領導人經常慷慨陳詞,我堅信只要我們怎么怎么樣,我們就能怎么樣怎么樣,學理上說得通,因為信不需要講道理。

    前幾年咱們溫州高鐵脫軌,咱們的新聞發言人說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仔細想想,信是不需要講道理的。反映了什么問題?哲學在很多理念,在最高層面的理念上是不需要講道理的,因為那是人一生去守護和堅守的。就像胡總講的,舉頭三尺有神明是科學嗎?不是科學,我睜開眼睛看不見神明到底在哪里,這是需要我們去守護的東西。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讀大三了,我記得他上幼兒園的時候,放學突然回來問我,老爸,人為什么要做好人?比如有一天問我,人死是怎么回事?我說你怎么問這個問題?說我們小朋友的姥爺死了,我說死了就是不在了。他說不在到哪去了?總而言之你發現對死亡的追問就是一個非常哲學的問題,因為你不懂得死,人的生就沒有意義。所以他問我人為什么做好人?我心想孩子怎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但是所有的回答,你想想怎么回答孩子?你怎么去回答你都發現這是把一個無條件的問題變成一個有條件的問題,就是人為什么做好人,這是一個無條件的,它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我最后怎么回答孩子?我說你是不是人,他說我是人,是人就要做好人,以后不要再問這個問題。大家想想是不是,你所有對好人的理解,孩子你要做好人,做好人可以入黨入團提干,以后中組部選調你,以后可以當領導。這是不是把好人理解得太蒼白了?有條件的好人還叫好人嗎?所以,我們必須從小給孩子植入一種信念,人等于好人,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信念。所以說,當我們談信念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是從這個層面來談。

    但是我想這些理念灌輸到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當中去,那可能對我們員工的素質提升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總而言之,我從1992年開始在大學講企業文化課程,可以說追蹤了中國企業文化成長的歷程,也走了上千家企業。但是我的一個基本感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重在化人,幫助企業員工真正實現由一個社會人轉變成為企業人,這就是企業文化要做的工作。

    但是什么叫企業人?全身心融入到企業的員工才叫企業人,也就是說管身體是靠制度,管心靈要解決文化認同的問題,所以說企業文化最根本的層面就是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所以我要感謝方太、完美等等企業以及各位企業家朋友們,感謝你們在中華傳統文化和我們企業管理、企業人塑造的對接當中所做的工作,再一次感謝大家!

行業動態
報名咨詢

報名流程

  • 申請上課
  • 審核資料
  • 支付學費
  • 課前調研
  • 通知上課
課程咨詢熱線:1891001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