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厚德戰略定位學院,學最正宗的定位
領導品牌的營銷戰略定位
上次我們和讀者分享了“對付領導品牌的秘訣”——在于實施與之對立的定位戰略。那么領導品牌,又該如何防范對手的“對立定位”呢?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為領導品牌總結出的幾種營銷戰略模式。
一、訴求領導地位
領導者最有力的反擊武器,就是訴求自己為該領域的領導品牌。哪一種膠卷最好?柯達,因為它是領導品牌。哪一種進口啤酒最好?喜力,因為它是領導品牌。在中國,哪一種國產電腦最好?聯想,因為他是領導者。果凍呢,當然首選喜之郎。消費者通常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堅信品質最好的產品,最終將會勝出。訴求領導品牌地位,是順應消費者這一心智模式,反彈琵琶的結果——消費者會想,既然你能夠做到領導地位,那你的品質一定是最好。
當一個品牌在說自己是領導者的時候,如果沒有什么特別原因,消費者在下次購買時通常還會選擇這個曾經使用的品牌。這樣,獲取領導地位,將是一個公司最為寶貴也是最具持續競爭力的戰略。
營銷界有一個有名的研究,美國一家研究機構跟蹤25個行業領導品牌從1923年以來的變化,結果至今為止,只有3個品牌失去了領導地位,其余的22個品牌近八十年來一直穩居第一。所以我們經常告誡企業的高階人員,當你和競爭對手勝負未決時,你務必要不惜一切代價投入120%的努力,以爭取領導地位。一旦讓對手搶去該地位,其結果將是“長期的災難”,終其一生,你都將生活在對方的陰影之中,無從逃遁。
在這個關鍵時刻,公司最大的敵人反而不是對手,而是公司的財務總監,或者是企業最高決策者的“財務”導向思維——以短衡長,用常規的盈虧預算,扼殺企業的未來。克勞塞維茨說:“必須在決定性的地點把盡可能多的軍隊投入戰斗。”此時就象飛機起飛一樣,你必須用110%的動力,才能離地升空,但當它到達三萬英尺高空時,你只需70%的動力就能保持每小時600英里的高速飛行。
一旦取得領導地位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個營銷傳播點上,整合這一強有力的訊息。這一戰略將鞏固你的領導地位,給競爭對手以最有力的打擊。因為消費者確信只有品質好的產品才能得冠軍,你既然是冠軍,那一定就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在中國這樣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新技術不斷被引入,從而催生出太多的新品類、新行業,消費者很難具備專家般的好壞辨別知識,也沒有更多的消費經驗可供依循,“領導品牌”將是他們的選擇標志。
二、強化“原創”概念
如果說建立領導品牌的根本方法是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心智的話,維護領導品牌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強化自己的“原創”概念。
甲殼蟲汽車作為第一個以“小” 為定位的汽車進入美國,在素來以“大”為尊的美國市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經典廣告語“想想還是小的好(think small)”,幾十年后還常為人樂道。糟糕的是,大眾汽車公司并未珍惜這一“原創”概念,轉而推出了一系列大型車,致使市場份額迅速流失。倒是日本汽車發現了這一機會,接過了“小”的定位,成功打入美國市場,至今仍占有市場1/3 以上的高份額。大眾汽車,在九十年代似乎才大夢方醒,再次重新強化自己在汽車領域中“小”的原創地位,雖然南柯一夢幾十年,仍不失為好的策略,市場份額上升得很快。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可口可樂面對百事可樂“雙倍量一樣價”的重大挑戰,還有上百個模仿品牌的圍攻,提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策略:“正宗可樂(The real thing)”。這一策略的力量顯而易見,當可口可樂第一次提出這個訴求時,顧客們立刻能心領神會,“是的,自從有了可口可樂,人們才能喝上名叫可樂的東西。是它發明了可樂,它才是原創者,其他的可樂只不過是一堆跟屁蟲、冒牌貨。”
我們在上一篇《對付領導品牌有秘訣》中贊賞了百事可樂“新一代選擇”的策略,是因為它站在可口可樂的對立面而獲成功。那么可口可樂的最佳反擊,不在于自己和百事可樂哪一個更年輕、更有活力,而應該強化“只有可口可樂,才是正宗可樂”的原創概念。可口可樂可以這樣說,“孩子們,如果你真想喝到真正的可樂,那只有可口可樂。”很可惜,可口可樂在七十年代以后基本上忙于變化,被百事可樂牽著鼻子走,完全失去了自信。這也難怪百事可樂在八十年代幾乎將市場份額提高到和它一樣,甚至逼使它一度放棄原創的配方,轉而推出新配方可樂。這幾乎是營銷史上最大的悲劇。還好,消費者上街游行示威了,它們的標語應該可以敲醒可口可樂董事們的木瓜腦袋:“我們只要真正的可樂”,“別用冒牌品來糊弄我們”,“還我可口可樂”。遺憾的是,一直以來可口可樂的營銷策略仍未回歸根本。但也有慶幸,它恢復了原創的配方,“原創”這一詞匯還是和可口可樂緊緊聯系一起。至今,報紙雜志的記者們只要談及可樂,幾乎都離不開這說辭:在亞特蘭大的某個保險箱里,全世界只有七個人知道可口可樂的神秘配方;自從有了這個配方,世界上才有了叫可樂的東西……
原創概念之所以強而有力,是因為這樣暗示其它產品只不過是仿冒品,“正宗的東西”輕而易舉就能占據消費者心智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當奔馳汽車說“1885年,我們發明了汽車”,消費者會由衷地對之肅然起敬。“這是我們發明的”,則成為人們青睞施樂復印機、ZIPPO打火機的強大理由。很長時間以來,通用電氣都用這樣的口吻來保持它在照明領域的領導地位:是通用電氣公司的創辦者愛迪生,把燈泡帶給了人類。
不過“原創”的力量卻往往被品牌自己忽略,而它仍然默默地支持它們保持著領導地位。可口可樂是這樣,相當多的領域也是這樣。你可以做這樣的實驗,假如你不知道誰是原創者,你用現在的第一品牌去反推,基本上你都會做對。美國最有名的大學是哈佛,而它也正是美國的第一所大學;激光打印機惠普是領導者,而它也是第一臺激光打印機的推出者;汰漬是美國銷量最大的洗衣粉,它當然也是第一包洗衣粉的上市者……
三、擴大品類,制造追隨
當你已經是一個品類明顯的領導者,并具有遙遙領先的優勢后,你就不需要時時重申自己是“領導者”或者“原創者”了。如果你覺得這里的分寸很難把握,那我們告訴你兩個硬指標:1、你的市場份額超過50%;2、你和第二品牌的市場份額之比是5:3甚至2:1。這時,你可以實施“擴大品類,制造追隨”的營銷戰略。
當你與競爭對手達成這種比例,或者你的市場份額過半時,你的戰力再指向內部,其收益將是遞減的。擴大品類,則因品類蛋糕的擴大,作為領導者自然受益最大。另一方面,擴大品類的過程中,你會儼然以一個領導者的姿態出現,這樣在無形中更加強化你的領導地位。象IBM,它以前在電腦領域中,從來就是代表電腦業說話的,它總是告訴人們電腦的好處多多,而不是局限在IBM機器有何優點。強生嬰兒洗發水是另一個好例子,它勸導成人使用嬰兒洗發水,“你每天都要洗頭,你需要柔性的洗發水,還有比嬰兒洗發水更溫和的嗎?”市場業績表明,這一營銷戰略相當經典有效。除了象強生這樣擴展品類人群之外,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擴展品類。如,高露潔曾教育人們增加刷牙的次數,從而擴大品類市場;吉列刮須刀提醒消費者及時更新刀片,鼓勵你使用一次性的刀片;喜之郎,通過增加一種新的吃法,推出“可以吸的果凍”,也是個很棒的戰略。
也許你懷疑這種做法,會為他人作嫁衣裳,擴大品類會讓跟進者不花力氣就受益。實事證明,這正是企業最為普遍的反應。殊不知,造成領導者強大的原因,恰恰是擁有眾多的追隨者,如果缺乏追隨者,你永遠都不能真正強大。寶利來就是一個“血”的教訓。當柯達作為跟隨者進入“立即成像”領域時,寶利來通過訴訟它侵犯寶利來的專利來封鎖競爭。最終官司是贏了,柯達被封殺,寶利來還贏得了幾百萬美元賠款,但寶利來卻因失去了追隨者,無法把“立即顯像”這個品類做大,結果在寂寞地當了一陣孤獨的領導者之后破產了。相反,正是百事可樂的跟隨,甚至窮追猛打,造就了可樂在飲料中成為最大的品類,可口可樂成為世界第一品牌。你能想象嗎?在美國每喝三瓶軟燃料居然有二瓶是可樂,而這一局面現在正于很多美國之外的國家陸續上演,此功勞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百事可樂。所以你會看到,湯料領導品牌“坎培爾”總在你耳邊這樣嘮叨:“湯是一種非常好的東西”,“飯前喝湯,苗條健康”。柯達則經常提醒你,“時光易逝,請留下精彩每一刻”。事實證明,他們這樣做了幾十年,不但領導地位越發牢固,市場銷售量也隨著品類的擴大,水漲船高。
四、持續的汰舊換新
這是最難做到,也是最具威懾力的戰略選擇。自己淘汰自己,是對人性弱點的最大考驗,它需要企業決策者高瞻遠矚的眼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同時要求,戰略抉擇能形成企業的強勢文化,驅使企業的每一個階層群策群力,實施始能成功。如此之故,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少之又少,雖然我們曾給很多企業做過這種戰略建議。英特爾是該戰略執行得最為到位、最為完美的企業典型,其前董事長的行事哲學也成了全世界企業人的座右銘——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安德魯·葛洛夫,也至今仍被尊為美國企業界的教父級人物。
營銷的本質是企業體之間的利益爭奪,換言之,營銷即戰爭。領導者要打的是一場防御戰,而最好的防御,就是不斷攻擊自己不斷前進,畢竟移動的目標總比靜止的目標讓對手更難擊中。通用電氣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舉措,公司撥出一筆專款,選出一批類似“黑客”的人才,他們的使命是尋找通用電氣的弱點并實施攻擊,其績效考核就在于擊倒多少個通用的產品。
吉列能在刮須刀市場長保領導地位,并且占到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其秘訣同樣是不斷攻擊自己以汰舊換新。毫無疑問,進攻自己的戰略在短期內特別像“自殺”行為,尤其從短期贏利來看,因為新產品往往要吃掉“金牛”型產品,使得戰略特別難以執行。它會碰到股東的強烈抵制,公司內的保守人士也喜歡不忘嘲弄,畢竟這種行為太象是書呆子氣。然而從長遠來看,該戰略恰恰能確保公司的長遠利益——維持主導市場的權利。反之,公司在攻擊自己時略為遲疑,競爭對手很有可能會替你完成這一項工作。你可以說對手未必有如此敏捷,但至少你為對手提供了這樣的機會。所以孫子曾警告營銷將領,不要存有這種僥幸的心態。他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當你實施這種戰略時,你一定要時時地傳播這個訊息給你公司的各方人員:“攻擊自己是一場不會輸的戰爭。”如果不是因為聯邦法院的反壟斷利劍,英特爾的市場份額還可以做得更大。
五、封鎖競爭
假如你不幸錯過了自我攻擊、汰舊換新的機會,那么作為領導者,你有幸比其他人多一次機會,那就是實施封殺競爭者的戰略。
要把握住這個機會也同樣不易,企業慣常會犯以下兩個毛病。第一是自高自大,自視正規軍,嘲笑后進者。當大從汽車第一輛甲殼蟲登陸美國的時候,底特律的汽車貴族們在體面的晚宴上笑彎了腰,他們甚至用大量的閑瑕來編傳這樣的段子,說美國人其實對三件東西期望過高:一是南方佬的美食(底特律在美國北方);二是家庭性生活;三是外國汽車。后來甲殼蟲搶去了他們近3成的市場,真是活該。身為領導者,最易受到低價者的攻擊,而我們慣常聽到企業決策層的腔調是:“他們很清楚自己值多少錢,哈哈……”
企業常犯的第二個毛病,是靜觀其變。要命的是,企業高層人士往往還誤以為這是處變不驚,鎮定自若,并擺出富有遠見,儼然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態。這時你會聽到他們說,“讓我們再看看形勢如何發生,看看對手的行動是否奏效,或者看對手還能用低價維持多久。”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一旦等到對手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第一印象,以后的戰局將是十倍速的變化,想要追趕都來不及,更遑論封鎖競爭者。今天一次性刮須刀占了整個刮須刀市場的40%,假若當時吉列任由BIC公司發展一次性刮須刀,那么刮須刀片的市場將由此改朝換代,而BIC 會毫無疑問地成為刮須刀市場的領袖。
我們曾親歷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主人公是DEC的總裁奧爾森。那雖是七十年代的事了,但該次失敗在整個營銷史上,只有福特敗給通用堪可相提并論。當DEC在小型計算機市場成功后,奧爾森錯過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自我攻擊機會——個人計算機的興起。當時蘋果、惠普、施樂紛紛推出個人電腦,我們告誡奧爾森這是最后一個機會,可奧爾森卻說,“等著瞧吧,個人電腦將被打翻在地。”你只要親眼看見他那滿臉預言家的神態,就會知道DEC大禍臨頭了。我們把這個可怕的預言告訴了奧爾森的弟弟,因為他也是董事會中的重要成員。但由于DEC早期太過成功,公司上下彌漫著一種對奧爾森宗教般的個人崇拜,其權威性也如宗教領袖般不可撼動,就這樣錯失了大好時機。1981年,IBM推出了個人電腦,替奧爾森做了本該DEC要做的事,IBM個人電腦的成功,幾乎是奧爾森攻擊IBM歷史的重演。
好了,如果你能克服自大與輕敵這兩個毛病,那么事情就相對簡單了。不過要實施封鎖戰略前,你務必還要做一番準備,那就是“預備金儲備”。克勞塞維茨告誡說:儲備有生力量,是雙方統帥關注的焦點。有了良好的儲備,又能密切重視競爭行為,你就可以展開封鎖行動了。
1) 價格封鎖
這是領導者通常最易被攻擊的地方。當百事可樂推出12盎司大包裝的“雙倍量一份價”攻擊可口可樂,可口去掉6.5盎司的包裝,跟進12盎司大包裝,優勢又重新回到可口可樂的手中。這一策略不僅僅能捍衛了你的領導地位,有時候還會令你藉此一飛沖天,強生公司的泰諾去痛片就是如此。當必治妥公司以低價推出達特利(Datril)止痛藥時,強生迅速低價封殺,兩家相爭的結果,達特利市場占有率從未超過1%,而泰諾直沖上37%。泰諾自此占有比百服寧、拜爾、安乃近總和還多的份額,市場地位牢不可拔,即使后來芝加哥發生了含氰化物致死七人的惡性事件,也沒有誰替代得了它的領導地位。
2) 用分品牌封鎖
正是這一戰略成就了寶潔今日的巨無霸地位。很奇怪,當新的競爭出現時,大多的企業人視其為威脅。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如此,新競爭將直接搶走舊的市場。但是事情有兩面性,新競爭者的出現往往帶來公司再上新臺階的機會,領導者最有資格也最有實力和能力來把握住新機會——你只需要模仿競爭者就行了。但關鍵的關鍵,你要用一個新的品牌去占有新的機會,因為舊有品牌所代表的是你的歷史,而帶有歷史包袱是走不進未來的。當寶潔的象牙香皂紅級一時,市場出現了洗衣粉的機會,按傳統的做法,當然是推出象牙牌洗衣粉。要是這樣的話,你就見不到今日的寶潔了,它的做法是推出洗衣粉品牌汰漬。當洗發水的機會出現時,寶潔也沒有用象牙洗發水或汰漬洗發水進入市場,而是推出瓢柔、海飛絲……寶潔把握住了一個又一個機會,終于把企業推至今日的巨無霸地位。
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卻鮮有人領悟。那就是,當你成為某個行業領導品牌的時候,你只是剛剛抵達了企業經營的起點而已,對你而言,從此有資格來經營新的機會。可惜太多的企業總裁似乎未脫孩時的“人來瘋”毛病,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后,就對該領域喪失了進取興趣,轉而對進入新行業,對發現新機會興致勃勃。尤為可怕的是,公司其它階層的人士越是反對,就越能激發出總裁“圣戰”般的豪情,最終往往是總裁又戰勝種種困難,企業揮軍大舉進入新領域。象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我們知道,因個人原因導致企業的焦點渙散與虛弱,更是常見現象。在全球化的競爭中,這種企業是不堪一擊的。相反,如果企業能在取得領導地位的既有領域,逐步用新的品牌出擊新機會,或者通過用新品牌封鎖競爭者,將利用好每一次機會動力,它把企業推上一個又一個臺階。中國企業養生堂似乎頗得其中精髓,在龜鱉丸取得成功后,相繼以農夫山泉進入飲用水領域,又以成長快樂、親嘴含片等出擊新機會市場。但它的戰線太長,加上局部的品牌戰略也有未到火候之處,等著瞧吧,麻煩將接踵而至。
3)購并
如果領導者什么都錯過了,那仍有一線機會可以把握,就是通過購并競爭者以重獲市場的主導地位。
目前的購并行為有一個相當大的陷阱,也是資本市場上主流的意識,投資銀行家們自以為是的口頭禪是“購并的唯一判斷標準是優勢是否互補”。這真是個錯得離譜的觀念,與事實相去甚遠。我們曾做過相當多的購并研究,發現這種以“互補”為前提的購并結果實在不妙。舉一個最近的例子吧,兩年前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的購并可謂震驚世界,投資銀行家與股評家們也歡呼雀躍。時代華納是內容供應商的世界領導者,美國在線是門戶接入商的霸主,二者可謂是互補的天作之合。兩家公司市值合并后的估算,更是高達3500億美元之巨,誠可謂富可敵國。我們當時就撰文對這種合并潑了冷水,然而在一片狂熱之中,沒有人會聽這不和諧之音。結果大家想必都知道,2002年9月《商業周刊》公布全球1000大時,兩家的市值總共才820億美元,現在更低至500億美元,足足蒸發了股東們3000億美元。你或許以為這是受網絡股泡沫破裂拖累所致,事實不然,因為它們現在的市值遠遠不如當初任何一家的市值,而時代華納在網絡股破滅后其市值更應該增多而不是減少。所以我們一直以來警告華爾街的購并案,只有為了獲得市場的主導權時才有成功的機會。
當然,通過購并封鎖競爭的代價實在太大,對方正當如日中天時,更會漫天要價,你可要破大財了。不過沒有辦法,誰讓你一再地錯失時機呢?還有,你要是再不割肉補瘡的話,被購并的可能是你,而買方正是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