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會開始到來,媒體與信息開始爆炸式增長,品牌競爭加劇,人們既無力去區分,也懶得去區分。因為人的頭腦容納信息是有限的,而消費者的選擇實在太多。消費者在選擇品牌時已經無暇應付,更不用說區分品牌各自的形象了,消費者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受到信息的沖擊。
定位理論開創者杰克·特勞特發現,身處信息時代人們的心智啟動了兩項功能以保護自己:一是排斥信息,二是自動將信息簡化歸類。在這樣一種心智模式下,消費者不再去辨認哪個品牌的形象是怎樣,而是把產品分成類別儲存起來,同時每個類別又只記那么幾個足夠應付的品牌。有關品牌的新信息,只有符合這種分類才被接受,凡是與心智中已有信息或概念相沖突的信息,一律排斥在外。
這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選擇性記憶”機制,特勞特從中發現了著名的“心智階梯”原理。比方說你要買牙膏,在你的潛意識中就會出現一個牙膏類別的品牌階梯,通俗地說,出現一張購物單,在這個單上,你可能列出了高露潔、佳潔士、中華等品牌,它們自上而下有序排列。這種階梯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里,每個人對每一品類產品都隱含著一個這樣的階梯。雖然你渾然無覺,但實際上是這個單子在潛意識中為你圈定了購物的地圖,指引、規范著你的購買行動,并決定你是否接受新的產品信息。
根據定位理論,人們往往只記住兩個品牌,在其中選擇其一就夠了,這叫“二元法則”, 指出任何一個市場最終會變成兩個品牌競爭的局面。比如說,可樂業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飛機制造業是波音與空中客車,牙膏行業是高露潔與佳潔士,等等。居于第三位以下的品牌,將因為在消費者心智階梯中的弱勢地位,需要不斷地促銷才能改變選擇排序,因而生存艱難。
這個“數一數二”的市場原理,后來被杰克·韋爾奇用來作為改造通用電氣的指導原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反,如果我們不能把品牌建立在消費者心智階梯上數一數二的位置,那么隨著市場的成熟,企業就非常危險。美國的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雖經傳奇人物艾科卡的一時拯救,最終還是被奔馳公司并購。日本的第三大汽車公司日產,也最終被雷諾并購。
這一切應驗了馬克思的一句話:人民創造了歷史。那么在品牌戰略里面可以怎么說呢?是“顧客造就了企業”,而不是靠更好的團隊、更大的投入,甚至不是更好的產品。當顧客的心智階梯中有我們的一席之地時,我們才能生存。所以怎樣在消費者的心智之中占據一席之地,成了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真的是得民心者的天下。